新聞詳情
掌握做父母的五種智慧 二維碼
發(fā)表時間:2016-09-22 15:31 初中是人的一生中很關鍵的一個階段,在身心方面,身體快速發(fā)育,自我意識高漲,同時進入逆反高峰期。在這關鍵時期,孩子的成長更需要家長老師的指導。同時,作為初中生的家長,我們平時既要面對自己繁忙的工作和生活,又要面對孩子成長中的各種煩惱和困惑,經常顧此失彼,不知所措。但既然身為家長,我們就一定要負起責任,積極接受和面對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問題,學會了解孩子、欣賞孩子和孩子共成長,幫助孩子以積極、健康、陽光的心態(tài)面對緊張的初中生活,為孩子成功的人生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。 那么具體來說,我們應該如何做一個智慧的初中家長呢? 智慧一 懂得孩子需要什么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,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孩子怎樣才會“好”。如果說“好”意味著成功和幸福,那么,孩子需要具備什么素質才能爭取到自己的成功和幸福呢?許多父母把教育目標鎖定在考大學上。事實上,并非只有上大學才有機會,也并非上了大學就一定有機會。只注重學歷的追求,實為一葉障目,不見泰山!幸福是人內心的一種感覺,只有當內在的需求得到滿足,才會體會到成功與幸福,而能夠真正滿足孩子內心的需求,是做家長的一種智慧。 智慧二 懂得做人就是做父母 我們處理好自己的事情,做好自己,不僅為孩子提供了值得借鑒的經驗,更傳遞給孩子一個積極的態(tài)度,所以,我們在應對日常工作生活瑣事的時候,也是在做父母,我們生活的過程,無時無刻不是對孩子的教育。 父母健康的價值觀、人生觀是家庭教育成功最重要的條件之一。父母與孩子每天朝夕相處,無時無刻不向孩子滲透著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。而價值觀和人生觀決定了孩子的人生方向和感受世界的方式。生活中,父母通過自己的做法給孩子示范,根據孩子面臨的具體情境向孩子提出建議和要求,給孩子創(chuàng)造更好的家庭氛圍和生活環(huán)境,以此來實現對孩子的教育。所以,生活的邊界就是教育的邊界,生活的過程就是教育的過程。 智慧三 懂得自我懷疑的必要 我們眼中的孩子和孩子的實際情況往往有很大的差別,我們對孩子的理解緣于我們自己的經驗和理解方式,這并不總能靠得住。懂得自我懷疑,防止固執(zhí)己見,抱著沒有調查就沒有發(fā)言權的態(tài)度,時時謹慎,用更為多元的方式感知孩子,會開辟全新的親子關系和教育境界。 智慧四 教育是幫助,不是塑造 教育就是幫助孩子成為他本來可以成為的人。人是生而不同的,各有所長和所短。有智慧的父母會發(fā)現孩子的所長和所短,并幫助孩子揚長避短。孩子不是一塊任我們隨意雕刻的石頭,而是有著自己獨一無二的天性的個體,做父母的責任是幫助孩子發(fā)揮他天性中的長處,克服他的短處。 智慧五 懂得教育的界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,所以,每個人對孩子的教育必然也有自己的局限。因此我們要給孩子保留他們吸收新的思想的空間。 家庭教育的意義十分關鍵和深遠,但是家庭教育不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全部,除此之外還有同齡人和學校的影響,孩子真正的成熟還需要離開家庭后在獨立生活中探索。
|